close

內容來自hexun新聞

第二順位房貸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>信貸銀行老幹媽陶華碧一個寡婦無奈創業 產值達36億

陶華碧陶華碧她不識字,沒有任何財務知識,但她也喜歡鉆研,記憶力驚人,不畏艱難,執著於想做的事,對現金近乎偏執的重視,絕不涉足自己不熟悉的行業,每一次邁出擴張的腳步都慎之又慎。2012年,她以36億身傢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榜。她,就是老幹媽陶華碧。2012年,老幹媽產值達到33.7億,納稅4.3億,人均產值168.5萬元。老幹媽到底是怎麼成功的?從涼粉店得到靈感陶華碧出生在貴州省湄潭縣一個偏僻的山村。由於傢裡貧窮,陶華碧從小到大沒讀過一天書。20歲那年,陶華碧嫁給瞭貴州206地質隊的一名地質普查員,但沒過幾年,丈夫就病逝瞭。丈夫病重期間,陶華碧曾到南方打工,她吃不慣也吃不起外面的飯菜,就從傢裡帶瞭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醬拌飯吃。經過不斷調配,她做出一種很好吃的辣椒醬,這就是現在“老幹媽”仍在使用的配方。丈夫去世後,沒有收入的陶華碧為瞭維持生計,開始晚上做米豆腐(貴陽最常見的一種廉價涼粉),白天用背篼背到龍洞堡的幾所學校裡賣。由於交通不便,做米豆腐的原材料當時最近也要到5公裡以外的油榨街才能買到。每次需要采購原材料時,她就背著背篼,趕最早的一班車到油榨街去買。由於那時車少人多,背篼又占地方,駕駛員經常不讓她上車,於是她大多數時候隻好步行到油榨街,買完材料後,再背著七八十斤重的東西步行回龍洞堡。由於常年接觸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,她的雙手一到春天就會脫皮。1989年,陶華碧在貴陽市南明區龍洞堡貴陽公幹院的大門外側,開瞭個專賣涼粉和冷面的“實惠飯店”。“說是個餐館,其實就是她用撿來的半截磚和油毛氈、石棉瓦搭起的"路邊攤"而已,餐廳的背墻就是公幹院的圍墻。”當時餐館的老主顧韓先生20年後對這個餐館的記憶依舊清晰。陶華碧做的米豆腐價低量足,吸引瞭附近幾所中專學校的學生常常光顧。久而久之,就有不少學生因為無錢付賬,賒欠瞭很多飯錢。陶華碧通過瞭解,對凡是傢境困難的學生所欠的飯錢,一律銷賬。“我的印象是她隻要碰上錢不夠的學生,分量不僅沒減反還額外多些。”韓先生回憶道。在“實惠飯店”,陶華碧用自己做的豆豉麻辣醬拌涼粉,很多客人吃完涼粉後,還要買一點麻辣醬帶回去,甚至有人不吃涼粉卻專門來買她的麻辣醬。後來,她的涼粉生意越來越差,可麻辣醬卻做多少都不夠賣。有一天中午,陶華碧的麻辣醬賣完後,吃涼粉的客人就一個也沒有瞭。她關上店門去看看別人的生意怎樣,走瞭十多傢賣涼粉的餐館和食攤,發現每傢的生意都非常紅火。陶華碧找到瞭這些餐廳生意紅火的共同原因都在使用她的麻辣醬。1994年,貴陽修建環城公路,昔日偏僻的龍洞堡成為貴陽南環線的主幹道,途經此處的貨車司機日漸增多,他們成瞭“實惠飯店”的主要客源。陶華碧近乎本能的商業智慧第一次發揮出來,她開始向司機免費贈送自傢制作的豆豉辣醬、香辣菜等小吃和調味品,這些贈品大受歡迎。貨車司機們的口頭傳播顯然是最佳廣告形式,“龍洞堡老幹媽辣椒”的名號在貴陽不脛而走,很多人甚至就是為瞭嘗一嘗她的辣椒醬,專程從市區開車來公幹院大門外的“實惠飯店”購買。 對於這些慕名登門而來的客人,陶華碧都是半賣半送,但漸漸地來的人實在太多瞭,她感覺到“送不起瞭”。1994年11月,“實惠飯店”更名為“貴陽南明陶氏風味食品店”,米豆腐和涼粉沒有瞭,辣椒醬系列產品開始成為這傢小店的主營產品。盡管調整瞭產品結構,但小店的辣椒醬產量依舊供不應求。龍洞堡街道辦事處和貴陽南明區工商局的幹部開始遊說陶華碧,放棄餐館經營,辦廠專門生產辣椒醬,但被陶華碧幹脆地拒絕瞭。陶華碧的理由很簡單:“如果小店關瞭,那這些窮學生到哪裡去吃飯”。“每次我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,她都是這樣說,讓人根本接不下去話,而且每次都哭得一塌糊塗”,時任龍洞堡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廖正林回憶當時的情景說。讓陶華碧辦廠的呼聲越來越高,以至於受其照顧的學生都參與到遊說“幹媽”的行動中。1996年8月,陶華碧借用南明區雲關村村委會的兩間房子,辦起瞭辣椒醬加工廠,牌子就叫“老幹媽”。 剛剛成立的辣醬加工廠,是一個隻有40名員工的簡陋手工作坊,沒有生產線,全部工藝都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。“老幹媽”員工回憶說,當時搗麻椒、切辣椒是誰也不願意做的苦差事。手工操作中濺起的飛沫會把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淚。陶華碧就自己動手,她一手握一把菜刀,兩把刀掄起來上下翻飛,嘴裡還不停地說:“我把辣椒當成蘋果切,就一點也不辣眼睛瞭,年輕娃娃吃點苦怕啥。”在老板的帶頭下,員工們也紛紛拿起瞭菜刀“切蘋果”。而陶華碧身先士卒的代價是肩膀患上瞭嚴重的肩周炎,10個手指的指甲因長期攪拌麻辣醬現在全部鈣化。很快陶華碧發現,她找不到裝辣椒醬的合適玻璃瓶。她找到貴陽市第二玻璃廠,但當時年產1。8萬噸的貴陽二玻根本不願意搭理這個要貨量少得可憐的小客戶,拒絕瞭為她的作坊定制玻璃瓶的請求。面對貴陽二玻廠長,陶華碧開始瞭她的第一次“商業談判”:“哪個娃兒是一生下來就一大個哦,都是慢慢長大的嘛,今天你要不給我瓶子,我就不走瞭。”軟磨硬泡瞭幾個小時後,雙方達成瞭如下協議:玻璃廠允許她每次用提籃到廠裡撿幾十個瓶子拎回去用,其餘免談。陶華碧滿意而歸。當時誰也沒有料到,就是當初這份“協議”,日後成為貴陽第二玻璃廠能在國企倒閉狂潮中屹立不倒,甚至能發展壯大的唯一原因。“老幹媽”的生產規模爆炸式膨脹後,合作企業中不乏重慶、鄭州等地的大型企業,貴陽二玻與這些企業相比,並無成本和質量優勢,但陶華碧從來沒有削減過貴陽二玻的供貨份額。現在“老幹媽”60%產品的玻璃瓶都由貴陽第二玻璃廠生產,二玻的4條生產線,有3條都是為“老幹媽”24小時開動。作坊時代的“老幹媽”雖然產量很小,但光靠龍洞堡周邊的涼粉店已經消化不瞭,她必須開拓另外的市場。陶華碧第一次感受到經營的壓力。陶華碧用瞭一個“笨辦法”:她用提籃裝起辣椒醬,走街串巷向各單位食堂和路邊的商店推銷。一開始,食品商店和單位食堂都不肯接受這瓶名不見經傳的辣椒醬,陶華碧跟商傢協商將辣椒醬擺在商店和食堂櫃臺,賣出去瞭再收錢,賣不出就退貨。商傢這才肯試銷。一周後,商店和食堂紛紛打來電話,讓她加倍送貨。她派員工加倍送去,竟然很快又脫銷瞭。陶華碧開始擴大生產,她給二玻的廠長毛禮偉打瞭一個的電話:“我要一萬個瓶子,現款現貨。”無論是收購農民的辣椒還是把辣椒醬賣給經銷商,陶華碧永遠是現款現貨,“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,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”。從第一次買玻璃瓶的幾十元錢,到現在日銷售額過千萬她始終堅持這個原則。“老幹媽”沒有庫存,也沒有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,隻有高達十數億元的現金流。1997年8月,貴陽南明老幹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,工人增加到200多人。陶華碧要做的不再僅僅是帶頭剁辣椒,財務、人事各種報表都要她親自審閱,工商、稅務、城管等很多對外事務都要應酬,政府有關部門還經常下達文件要她貫徹執行。除此之外,她還要經常參加政府主管部門召開的各種會議,有時還受命上臺發言。從部隊轉業到206地質隊汽車隊工作的長子李貴山得知她的難處後,就主動要求辭職來幫母親。雖然此時的陶華碧已是小有名氣的生意人,但她還是覺得李貴山辭掉“鐵飯碗”來幫助她是“秀才落難”,故極力反對。無奈之下,李貴山隻能“先斬後奏”,先辭掉工作再找到陶華碧,成為“老幹媽”的第一任總經理。隻有高中文化的李貴山,幫陶華碧做的第一件事是處理文件。一個讀,一個聽。聽到重要處,陶華碧會突然站起來,用手指著文件說:“這個很重要,用筆劃下來,馬上去辦。”王武和謝邦銀說,陶華碧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驚人,財務報表之類的東西她完全不懂,“老幹媽”也隻有簡單的賬目,由財務人員念給她聽,她聽上一兩遍就能記住,然後自己心算財務進出的總賬,立刻就能知道數字是不是有問題。需要簽字的文件,陶華碧就在右上角畫個圓圈這是她從電視裡看來的。李貴山覺得這樣很不安全,他在紙上寫下“陶華碧”三個大字,讓母親沒事時練習。陶華碧對這三個字看瞭又看,一邊搖頭,一邊為難地感嘆:“這三個字,好打腦殼哦(貴陽話:太難瞭)!”但為瞭寫好自己的名字,她像小孩子描紅一樣一筆一劃地整整寫瞭三天。有人問她練字的感受,陶華碧用她的“特色語言”總結說:“比剁辣椒難”。三天後,當她終於“描”會瞭自己的名字時候,高興得請公司全體員工加瞭一頓餐。

新聞來源http://news.hexun.com/2014-01-16/161482279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rlsonga21 的頭像
    carlsonga21

    台灣痞客?

    carlsonga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